首页    教育要闻    石油分局顺利举办贯彻《教育强国建设纲要》精神暨新优质学校建设论坛活动(第二站)

石油分局顺利举办贯彻《教育强国建设纲要》精神暨新优质学校建设论坛活动(第二站)

 

4月22日,沧州市石油分局在华北油田东风中学、华北油田东风小学、华北油田十二处学校举办了第二站贯彻《教育强国建设纲要》精神暨新优质学校建设论坛,本次论坛由分局各学校书记、校长、副校长、主任及分局基础教育科、教研室、督导室人员共计110人参加。沧州市教育局石油分局副局长郝旭光全程参加了活动,论坛由基础教育科科长张春彦主持。

论坛活动议程涵盖学校主题汇报、文化建设参观、提问交流、领导致辞总结引领四大环节。

一、      主题汇报 教育焕新
  华北油田十二处学校党支部书记迟书超同志以《让教育绽放彩虹之光》为主题,向与会教育工作者描绘了一幅新时代优质教育的七色谱系。该报告以光谱折射为喻,提出教育应如彩虹般包容多元发展,通过“全光谱育人”理念构建新型教育生态。内容从“全息育人”的校园生态到家校社联动的立体化德育;从打磨教师队伍进行教学创新到科技教育的“科学共同体”人才培养模式为我们展现了"教育不应是单色光的直射,而应是七色虹的辉映。

我们期待十二处学校通过持续探索,让每个生命都能在教育虹桥上找到属于自己的绚丽光谱。

华北油田东风中学校长何文作了题为《勤于思考 勇于实践 努力创建新优质学校》主旨报告,他聚焦新优质学校建设中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分享了学校“和合”德育模式,培育学生个体发展的“三和”目标:言和(款语温言 和颜悦色)、行和(不矜不盈 宽严得体)、心和(和从心生 心平气和)。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从班主任队伍建设、自治学生会建设、家校社协同共育、德育特色课程建设四方面发力,建立健全德育运行机制。教学面向未来,聚焦核心素养设特色兴趣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好编程学校的特色品牌等。并提出了新优质学校的愿景与行动:1.立足核心素养,构建育人理念体系。2.深化课程改革,打造学习新生态。3.赋能教师成长,构筑发展共同体。4.构建家校社协同网,绘就育人同心圆等,将不断推进新优质学校建设。

华北油田东风小学党支部书记刘治国作《以“绿色教育”筑基,以“海棠文化”铸魂,打造新时代育人生态》主题报告,他指出学校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为指引,秉持“让每一朵海棠花绽放独特芬芳”理念,聚焦“五育融合、生态育人”,全力推进新优质学校建设。学校立足政策、区域需求与文化根基,构建“三维驱动”育人体系,以“海棠+”课程群为核心,分联创、融创、智创三阶段推进跨学科实践,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依托“五园一体”生态空间,打造沉浸式育人环境。通过教师读书沙龙、群文阅读教学、书香教室建设等举措,营造书香校园氛围;构建“五维素养评价体系”,推行“海棠少年成长银行”,强化学生多元评价。学校表示新优质学校推进中将继续深化提升,领导班子实现理念、角色、管理“三个转变”,推进绿色教育发展。未来三年,学校将深化建设路径,输出“海棠育人模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二、同场论道 交流经验

在论坛提问交流环节中,每所学校主题汇报后系统随机抽取发言提问。当场抽到的2位学校领导分别和汇报人提问,求解问答、点睛解惑中分享着触动心弦的亮点经验,通过提问交流分享,让与会者明确坚守新优质学校的办学理念,还要深化新优质学校的具体实践路径和策略,对新优质学校发展思路有了更透彻的理解,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三、社团荟萃 品质领航

在参观学校文化建设中,2所学校的多元化展示活动,传统文化与创新实践交相辉映,为现场来宾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课程盛宴”!  
  在东风中学参观了学校育人环境和学校社团活动,学校的编程、创客、二胡、毛笔书法、手工编织、美术、劳动实践基地等社团兴趣班,尤其是学校编程和创客室让与会者久久驻足,流连忘返。

在华北油田东风小学与会者参观了学校打造的五大园区:分别为伴耕种植园---劳动教育区;翰墨飘香园---书法展示区;书香智慧园---书香文化区;绿色生态园---生态环保区;未来科技园---科技创新区。走进学校风雨操场,墨香与乐声萦绕,百人师生的“墨韵书法耕耘场”的笔触灵动,书法字字生辉。在科技馆内学校展示了近三年学校参加省市级各项科技创新比赛成果以及各种项目,显微镜下的世界、天文望远镜、3D打印、机器人、奇幻魔方、科学体验活动、无人机表演等,以科学创意点燃了思维火花,引得与会者跃跃欲试。 书香智慧园、生态环保区园精彩的小制作、小盆景等则让人不光眼睛看还食指大动,孩子们自豪地展示着自己的劳动成果。

现场教育同仁纷纷赞叹:“课程设计既接地气又有深度,孩子们的笑容就是最好的答案!”多元社团,百花齐放,这里不仅是技能的课堂,更是童真、青春与梦想的孵化地。  

四、领导致词 壁画宏图

郝旭光对本次论坛进行总结点评。他充分肯定学校在新优质学校建设方面的显著成果,学校围绕“有教无类、回归本源、积极探索、百姓满意”的四个特征和“三个坚持”要求,开展了探索,但也要清醒看到:仍有部分同志存在惯性思维、认识模糊、行动滞后、落实浮于表面的问题。有的学校还在用“精英教育”思维抓质量,有的课堂仍未走出“重优生、轻后进”的惯性,有的教师面对特殊家庭学生依然束手无策。这些问题不解决,“新优质”就只能是口号!

他提出“借势、借力、借智”主题,与大家共商。一是借“政策之势”:以政策为引领,明确方向与责任。二是借“协同之力”:以合力为支撑,凝聚育人资源。三是借“创新之智”:以创新为驱动,突破发展瓶颈。

借智,不是复制别人,而是站在更高维度,看清更宽的路,真正的失败,往往不是累死在路上,而是压根没走在对的方向上,只要方向正确,立行立改,每前进一步都是胜利。

新优质学校建设的难点在课堂,痛点在管理,突破口在创新。我们要善于借创新之智,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真正让课堂“活”起来,让管理“优”起来,让学生“强”起来。新优质学校建设的核心,是回答好“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借势、借力、借智,最终要在“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上见真章。

他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书记校长带头抓落实。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行动上带头示范;二是建立协同机制。整合资源,形成育人合力;三是推动创新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

最后,他用三句话与大家共勉:教育不是优胜劣汰的竞技场,而是静待花开的生态园;教师的荣耀不在状元榜,而在让“迷路的孩子”找到人生坐标;学校的价值不在排名表,而在百姓发自内心的那句“我家门口就有好学校!”

本次论坛,分局全体同仁共同着力探究综合变革促进新优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具体策略,在推陈出新中,不断地打好新优质学校底色。展望未来,将继续秉持初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探究和实践,携手更多学校在新优质学校建设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分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让我们以“借”的智慧、“闯”的勇气、“干”的担当,共同书写新时代教育的暖心答卷!

 

 

DSC_0108(2)(1)

 

 

我2187c647-4d90-49c6-b311-59084ac0640e(1)

 

 

ef6fd3e6-9641-4c6f-829b-0201e0807d30(1)(1)

 

 

DSC_0158(1)(1)(1)

 

3edf5469-3628-4548-9a77-c94701c3a720(1)(1)(1)

 

您现在的位置:

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