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交流    2020年教师外出学习心得体会摘编(四)

 

2020年教师外出学习心得体会摘编(四)

 

信息技术应用指导力提升培训学习体会

华北油田十二处学校 林涛

 

2020年11月,我有幸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组织的市级培训团队信息技术应用指导力提升的培训在此次培训中,明确了信息技术2.0是从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到技术支持的学与教的深层次变革,是基于多媒体互动教室的教学、是基于移动终端的个性化和探究式的教学、是基于VR/AR技术的智能环境的教学、是基于互动反馈信息的精准教学、是创客教育活动、是基于微课资源的混合式教学,是体现认知、内化思想的翻转课堂教学。不难看出,教育部启动实施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是要求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是大力提升教师素养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的重大工程。

作为市级培训团队的一员它让我开阔了视野,明确了今后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的方向。以下是这次学习的几点体会:

一、明确了目标任务

汪启明老师提出“三全两高一大”,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普遍提高,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全面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这让我明确了提升目标也为自己量身定制提升计划指明了方向。

二、明确了实施思路

王启明老师提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思路,并以“以校为本 整校推进 形成机制 整体提升”作为原则实施信息技术2.0工程。这使我思路清晰,有利于整个推进工作的实效性。

三、设想了实施步骤

李银贵老师提到,信息技术2.0终极目标是构建教师队伍建设的标准体系,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要求大家结合本校实际分三步走:一是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二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三是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这使我摒弃了图快心理,让推进工作更加扎实有效。

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止步不前,那么就不能适应教育发展,不能胜任教育工作现在要认清形式,勇于挑战,树立信心,不断学习,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来完善自身素质,只要肯开动脑筋转变思想,加强学习,抓住机遇,尽自己所能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工作中,就能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同时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实施,争取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华北油田东风小学 郑长琼

 

2020年我有幸参加了河北省乡村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教师培训,觉得自己20天收获满满,经历了一个由薄变厚,又由厚变薄的过程。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次培训,大部分都是80后,而我属于70后。虽然年龄比她们大,教龄比她们长,但是我的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却并不比她们强,比她们多。觉得自己属于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的人,日复一日地在自己的那片土地上耕作,轻易去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就算全国实行了统编教材,我依然是“穿着新鞋走老路”教育理论书籍读的太少,缺少理论支撑,就算出去听了课后依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课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0的学习,十几位专家的讲座,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一场视听盛宴专家们的讲座各具特色,各有所长,非常精彩。一场场、一幕幕至今脑海中浮现。这些专家从小学语文教学的不同方面进行讲解,大量的信息汇集到我的头脑,让我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感觉。

阚军教授的话来说:“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有坚持的勇气不唯分数,不唯升学要有改变的勇气: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和教学习惯要有挑战的勇气:挑战成见,挑战习惯。这一次的学习,也正是我改变自己和挑战自己的最好时候。这次培训学习,印象比较深而且感觉可以付诸于教学实践的有几下几个方面:

1.树立大单元观,注意大单元教学设计

通过房涛教授讲解,我收获了以下个方面:一是对单元导读的解读二是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大单元的教学设计虽然学了点皮毛,很多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但是好歹有了方向,知道了一个单元的几篇课文是一个整体,不应该孤立地去教要知道单元在整册书的作用,以及前后几册书的联系。是习作的指导。习作要尽量在课上完成,讲、写、自改、互改、在班上读全班改、跟老师的文进行比较。之前我的习作课都是让学生把作文拿回家写,拿回家写的作文水分太大,不真实。以后尽量避免,习作争取都在学校完成。

2.加强对课程标准的解读落实要学会制定教学目标。

这次很多专家都提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王运老师讲的“反思教学行为 提高课堂实效”,从阅读教学、习作、口语交际等方面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强调教师对课程标准必须熟记于心低段中段再到高段,都应该有所了解毕英春老师讲的关于教学目标制定与落实”,有两个方面让我印象颇深:一是要想讲好一节课应该注意的问题。二是制定教学目标要注意:①行为主体是学生;②行为动词可检测;③目标的条件要有范围;④要有程度。王丽华老师给我们介绍了课后习题四个特点:连续性序列性发展性综合性三个方面讲解了如何把课后练习题变成教学设计课后练习题如何变成教学目标课后习题如何变成教学重难点课后习题如何转变成教学流程。这些方法无疑给我们的教学打开了一扇门,找到了如何进行教学抓手。

3.教师自身要有语文素养,注重文本的细读。

周敏博士讲的“文本细读的艺术”,讲了文本细读的三个立场:作者中心、文本中心、读者中心想要上好一课文,作者的生平和为人,所生活的环境和所处的时代必须了解。文本细读实实在在给了我们如何找到细读的点,如矛盾点、留白点、困惑点、反复点、关联点、反常点周教授:“任何一个文本,拿到后不要着急去找参考书,应该要素读,先自己去品味。”

李亚敏老师认为,给孩子讲绘本故事,可以增加识字量培养孩子色彩敏感培养孩子文学艺术修养培养孩子良好读书习惯培养孩子的调控能力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形象能力。确实,绘本的作用很大,尤其是在一二年级,就应该学生读绘本。语文素养是什么?李老师总结到:语文素养必要的语文知识、是丰富的语言积累,是熟练的语言技能、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深厚的文化素养、是高雅的言谈举止。

4.要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要心中有学生。

尚海涛老师从八个方面跟我们分享了自己学的解读语文有大美,最美在课堂在资源,让语文回归生活美在结构在共生师生的共同创造美在思维追求深度思维的语文课堂在质疑,追求思辨的语文课堂美在融合,追求不同学科,不同形式的整合美在诵读,还原语文音律之美。

王硕旺教授讲把职业做成事业的前提:眼里要有人,要有学生一个人最重要的需要时被别人需要的需要好的教是为了让学生更想学更会学、学得更好一个好的老师应该给学生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之前也参加过一些统编教材培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专家们讲的“要想教好统编教材,只要抓好单元目标和课后习题即可”虽然道理是对的,但是该如何抓,对我来说还是一头雾水,依然按照老方法在教,根本就没有体现出统编教材的特点。但是这20天的培训过后,我知道了该如何抓好单元目标和课后习题了,该如何指导学生读好书,写好字,好文了现在的我仿佛站在一个高点,感觉教好统编教材其实并没有那么难,要让学生喜欢语文也是可以实现的。

我会认真总结,把这一次的学习收获进行梳理、传播,发挥它们的作用,让我的教学能力能有所提升,并且带动身边的教师一起学习、进步。

 

信息技术应用指导力提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华北油田沧州学校  沈彦

 

通过一周的培训学习,我对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0项目有了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深深感受到实现智能化教育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现代教育已经进入到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深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购物、出行、办公、生产等全部实现了智能化的应用,但在各行各业翻天覆地的变化中,教育似乎没有太大的改变。虽然每个教室都安装了交互式白板,但教师对白板的使用大多是播放课件和投影,并没有让它为我们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

2013年,教育部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建立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推动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并通过测评以评促学。截至2017年年底,共培训全国中小学教师1000余万名,基本完成全员培训任务,普遍提高了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对教师素养提出了新要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成为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2018年教育部出台信息技术2.0指导文件,明确要求要整校推进教师应用能力培训,服务教育教学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力支撑。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规划,对不同的教育部门有不同的要求。中小学校是提升教师全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关键节点,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制订本校信息化发展目标和规划,并围绕目标、规划切实开展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支持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落实全员信息化培训学分要求,提高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学校领导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规划、考核实施细则,做好考核组织和管理工作组建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建立常态化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机制等工作。只有提升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才能让信息技术更好服务教学、服务学生,提升学校教学水平。学校在做好管理和培训工作的同时,要鼓励教师树立利用信息化提高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意识,了解自身在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方面的不足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个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完成相关课程学习任务,积极参与各类研修活动和实践应用。

其实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个非常遥远的事情,现在很多小程序就可以给我们的日常工作和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例如以前我们报送信息要发电子表格到邮箱,现在利用在线文档很多学校的工作人员可以同时编辑,省时省力。本次培训中,培训的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很多实用的小程序,实用得当能够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减轻教师工作量。

智慧校园是当代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的教育需要不断发展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只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学校才能发展更好,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得到解放,才能实现教师轻松地教,学生快乐高效地学。

 

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培训项目感悟

                    华北油田钻二小学 陈爱萍

 

大屏幕上呈现“结业典礼”几个醒目的大字,我知道为期一周的“国培计划2020河北省乡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培训项目”就此拉落下幕。大家恋恋不舍,回想12月8号相聚石家庄,大屏幕上赫然写着“破冰之旅”的情景,还犹如在眼前

一、珍惜机会,心存感恩

说心里话,能够拥有为期8天的国培机会,于我而言欣喜万分。我特意找到了第一排正中间距离老师最近的位置,只为心无杂念,专注学习。国家给予我们这样宝贵的学习机会,给我们搭建这样大的提升平台,专家教授挤出宝贵的时间为我们授课,单位领导全力支持我们学习发展所有这些都是对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呵护关爱。我心存感恩,唯有用实际行动学到真正的本事,才是对国家、对社会、对学校最大的贡献。

二、珍爱学习,满载而归

回到家里,有机会静静坐在电脑前,整理笔记,整理相册才发现7天的时间里,拍的课件学习生活的照片竟然2500余张课堂笔记写满了厚厚的一本教案本,详尽记录了老师的授课重点。今天整理汇总才发现,自己完成的作业,包括每天的总结、评价、收获、感想、建议及反思,累计万余字。

整理中,收获颇丰;整理中,再次成长。感谢专家教授对我们的专业引领,未来校本课程研发实施的路上,我们学以致用,坚持不懈,在自己的岗位上凸显校本课程特色。

读书谓三到:眼到、手到、心到。每天充实地学习,我仿佛又回到了从前的感觉。对知识的渴望,对专家教授的追星,让我们重返学生时代,唤醒了青春美好的回忆。活到老学到老真的是千真万确。

三、石家庄,冬天里的春夏秋

12月8号,已进入大雪节气,天寒地冻。把自己包裹得厚厚的乘火车来到了石家庄。心里想到的两个字就是”寒冷”。但是,身临其境,真切感受了石家庄的春夏秋冬。

“秋之韵”

冬天来到石家庄,走在街道上,犹如置身秋天。道路两旁,繁茂的梧桐树叶,黄绿相间。沿途广场,婀娜的垂柳枝条,随风摇曳。走在石阶上,青油油的草地,这里一层金黄的银杏叶,那里一片多彩的梧桐叶,不禁感叹道:石家庄,冬天里的秋天,真美!

“夏之夜”

8号晚上的破冰之旅,瞬间把我们带进了石家庄的夏天。广居厅的丝丝暖意,班主任的盈盈笑意,带领我们90位学员开启了破冰之旅。一系列游戏,瞬间让我们热血沸腾。双手交叉”,意在改变固有习惯;猴子摘香蕉”,令我们立刻打破陌生感;乒乓球过桥”,培养小团队合作意识;观察图片顺序”,迅速融合作完成任务。四个游戏的暖场效应是不言而喻的,班主任的用心让我们感受到了国培教育的智慧。个人名片设计和小组名片设计,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相互认识,相互融合的契机。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国培的破冰之旅,居然把我们带到了石家庄的夏天。火热的学习氛围点燃了火热的同学情谊,也点燃了我们的学习的热望。心里不禁赞叹道:石家庄,冬天里的夏天,真热!

“春之声”

如果说环境的变化,初识的氛围让我们领略了石家庄的“秋天和夏天”。那么几天的国培学习,则让我们犹如沐浴在石家庄的春风中,每一位专家教授,每一堂专题讲授,恰似一江春水浸润着我们一颗颗渴望学习的心;又如一场场春雨滋养着我们一方方充满期待的心田。每一堂课我们都充满了期待,每一堂课我们都舍不得结束,专家教授每一次为校本课程建设实施发声,如春风似春雨像春雷,在我们的心中播下了一颗颗种子:

周建忠教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给我们阐述了校本课程的深刻含义及其实施策略。不仅让我们理解了新时期下校本课程如何上,还从思想上精神上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教师这个角色,这个职业。

葛令章老师的授课方式生动灵活,贴近教学实际。内容丰富多彩,善于联系生活实际教学实际学员实际来授课。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能与校本课程有机融合,这是最大的收获。懂得了校本课程走向生活,融入自然,才会有无限的资源,广阔的天地。

李镗教授所讲授的《落实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与实施》,给我们从理论到实践都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引领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就要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方面入手

张东兴老师就“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解答了为什么关注学校文化和课程体系的构建,就“文以载道 知行合一”解答了如何构建学校文化和课程体系。张老师就这两个大问题展开了生动细致风趣的阐述尤其是“书香校园”的构建系列,将文化的内涵演绎得淋漓尽致。

西安廖蔚芬老师线上课中就《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及教材设计和编写》进行了详尽讲解。廖老师明确指出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围绕学生的爱好需求、教师的发展、学校的特色来开发校本课程。

美丽的杨老师的魅力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如果说杨老师的暖身游戏点燃了课堂氛围,那么杨老师的心理健康专业引领,可以说点燃了我们听者的心扉。

敖雪丹校长精心准备的课,内容丰富详实,条理清楚明了。从课程改革背景,学校课程体系设计123和课程改革几方面阐述了我们应把握的几个基本点,为我们详细诠释学校课程体系的设计步骤。

刘淑敏校长以《构建千童成长文化,引领心灵生命向光生长》为题作了报告。报告中,能深刻感受到刘校长全身心投入爱的教育,她值得我们敬佩。校本课程大放异彩。

张文清教授、夏铭树教授的教学与众不同,虽然他们语言较少,但他们给予我们的指导很到位。在小组讨论编写校本课程纲要的过程中,他们参与讨论,亲自指导,及时点拨,及时订正。

四、总结反思,任重道远

如何研发校本课程?如何让校本的课程创建学校的特色?教师在校本课程研发的过程中该如何发挥自己作用?如何构建校本课程文化内涵,文化体系?专家们的话语点亮了我们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指明了教师应该成为什么样的老师?

做好校本课程,我们要做师德师风的典范、教书育人的示范、教育科研的模范。我们应该做有思想的改革者,有学问的实践者,有情怀的教育者,有道德的垂范者,有魄力的领跑者。领跑者需要眼中有学生,心中有理念,手中有办法,身边有团队。专家教授刷新了我们对校本课课程理念,让我们深刻地懂得: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主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每一天的讲座,我们都意犹未尽,喜欢追着老师问长问短。这次国培项目——校本课程,在学习中启发我们在今后的校本课程研发过程中努力做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文以载道,知行合一;以工匠精神,做教育创客。相信,只要我们勤奋坚持,善于思考,勇于行动,明天一定会更好!

感谢所有的学习伙伴们,每一天,我们排排坐,一起听课,一同讨论,一块设计,于是我们共同成长。在一次次共同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各组共同研磨的校本课程充满人文精神,充满学校文化。听着、记着、学着、收获着。

校本课程的建设是我们共同责任。今天我们在此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查漏补缺!来日回到各自学校,我们学以致用,相互鼓励,一起切磋。相信,在校本课程研发路上,我们任重道远,但我们会勇往直前!因为我相信,我们钻二小学的校本课程,我们石油分局各个学校的校本课程,明天会更好!

 

国培学习心得体会

华北油田十五处学校 陈宏策

 

今年,我非常荣幸参加了“国培计划(2020)”——河北省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骨干教师省外培训班,在福建教育学院老师们的精心安排下,通过培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了解了国家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政策与期望,就这些天的学习谈一下体会。

通过听福建教育学院郭春芳院长的《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与路径》讲座使我对教师的成长又有了新认识,知道了教师成长的轨迹和知识结构是通过不断地学习研究和及时的反思来完成的,而教师的专业成长是需要两次的成长的,并且想要成为名师,第二次的成长才是起到关键作用的,要通过明师德、定规划、亲学习、强实践、深反思、重研究六条路径来实现,让我们明白了真理的源头是清澈,培训的目的就是点燃和唤醒,为我们教师的专业成长指明了方向。而孙民校长《打开课本,走进生活》的讲座对课本进行了深度的解读,他的讲座使我对道德与法治课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解开了以前所困扰的问题。通过几个课程的实例解读让我认识到这门课想要上好,上有作用老师自己就必须要做到解放思想摆脱传统的说教模式,打开思路,实施生动的课堂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对学生实行正确的价值引导。这才是这门课开设的意义。

林藩教授《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讲座,让我们知道了如何通过专业而有效听评课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改进,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水平。此外我们还听了省培专家何菁教授《谈小学德法教育中用技巧文化培养学生道德素养》、黄丽萍教授的《教育教学课题的选题与方案设计》、廖光华专家的《小学法治意识培养的要素分布及教学实现》和陈尹专家的《上有魂、有根、有味、有情的思政课》通过这些讲座让我们知道如何在道法课上运用技巧在课程中灌输爱国主义教育和培养基本的法律意识如何进行课题的申报及选题的思路走向问题在德法课上通过案例教学、实践教学、故事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权利意识、平等意识、契约意识、民主意识怎样解决好培养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以理论铸魂,上“有魂”的思政课,从学科教学到学科育人的转变,不仅要当小老师,还要当大先生的理想。

在这期间项目组的老师还带领我们参观了几所学校,并且实际听了几节不同年级的法课,让我感受到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美丽的校园和深厚的校园文化建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讲课的老师都是各所学校的优秀教师,听了他们的课,让我收益匪浅,多种教学资源的使用,学生高度的参与,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每堂课里面都穿插着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律意识的培养潜移默化影响着每一个学生。我将在我今后的教学中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最后通过学习、模仿、吸收,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国培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新的征程、新的起点才刚刚开始,我要继续学习总结学习的理论知识、教学方法,并且将这些知识分享给我的同事伙伴,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为我们伟大民族复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河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国培心得

华北油田研究院学校  丁德勇

 

  2020年11月,河北省为推进落实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特邀请了王金涛、李银贵、张玉民、王启明等专家从国家层面讲解了工程2.0的必要性,以及“三提升一全面”发展目标要求,促进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校本研修和教学实践,深化融合应用,提高教师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能力。

  通过短暂的河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 升工程2.0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同时也令我豁然开朗。从一场场精彩的讲座中,我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目标与要求,反思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1.0的观念。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有了深刻的认识。教授们用渊博的知识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深受启发,使我对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

  教师秉承着“传道 授业 解惑”的理念,在飞速发展的时代,教师必须时时更新知识,互联网时代教学必须有效跟信息技术相融合,现在信息技术已实现使用便携式电脑授课,即时通讯实现,书籍、音乐、电影全部电子化,语音可以转为文字,文字可以转为语音,为方便残疾人士的阅读器,可以同声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电话,自动驾驶汽车,电子化战争的出现,远程医疗的普及,预计不会太久即可实现带显示器的眼镜,虚拟现实模拟系统(VR技术),手提显示器和仿真教师教育,残障人士的自动化阅读与导航、神经和骨骼仿真系统,3D投射影像通话和会议实现(全息投影技术)等技术。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我们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工作。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23》中指出,到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到2035年,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新的情况,必须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更新教育理念,教师的教学必须充分体现灵活、机动性,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教师只要勤备课,勤批作业,勤解题,勤答疑就行的理念是绝对行不通的,我们在学校里学的专业知识并不是和时代紧紧相扣。教育的理念、方法、形势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才能不断地吐故纳新,才能不断地弃莠汲良,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工作达到最优化,教育活动才最有效率!国家进行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是大势所趋,为探索如何在教育教学实境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学科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指明方向,能有效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意识,只有把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师,才能成为一名适应时代发展的合格教师。

您现在的位置:

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