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交流    2020年教师外出学习心得体会摘编(三)

2020年教师外出学习心得体会摘编(

 

 

信息技术 2.0培训心得

 

华北油田十五处学校 魏爱钦

2020年11月,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2020)”——市级培训团队信息技术应用指导力提升工程培训。本次培训分为集中培训和网上学习两部分。集中培训又采用了不同的形式进行:11月17日--11月19日通过继教网进行了网络直播培训,11月24日--11月27日在石家庄中山宾馆进行了集中面授培训。

本次培训过程中,不同专家教授从不同角度讲解了教育部启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理由和必要性,阐述了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同时也让我认识和掌握了作为一名市级培训团队成员下一步应该做什么以及应该怎样做。

此次培训,明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的目标:到2022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通过示范项目带动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基本实现校长信息化领导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找准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路径:按照“国家示范、省市统筹、区县负责、学校自主、全员参与”的实施路径,以学校为单位申报研修主题和培训需求,在培训团队指导下,采取校本研修、区域教研、教师选学等多种方式,将集中培训、网络研修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以学科信息化教学为重点,整校推进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整校推进教师应用能力培训,服务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校长牵头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建设,围绕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目标制订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教师研修计划,立足应用,靶向学习,整校推进,全员参与,建立适应学校发展需求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新模式,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通过此次培训,我认为自己下面工作的重点应是:根据自己所学,所掌握的知识,对本校教师进行培训汇报,让所有教师都认识到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升教师核心素养的必经之路,是实现由“教师教”到“学生学”转变的必要素质协助学校盘点现有信息化设备和信息化学习环境,盘点学校教师的信息化技术能力,制定学校能力提升2.0教师研修计划,确立本校的研修主题;帮助一线教师根据自己情况确定选择适合自己提升微能力点,充分考虑教师年龄结构、学科背景、能力基础、发展愿景等因素,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校的评价方案,确保每个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都得到提升。

本次培训过程中我还学到了很多实用的信息技术应用知识和技巧,让我再一次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例如:怎样搜索文档、如何下载小视频、怎样下载资源、如何做到ppt的美化、文字语音输入技巧、课堂上如何与学生互动等等。我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在真实教育教学情境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信息化进程,跟上时代的步伐

我期待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工程,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实现“双师”课堂,让我的学生也能早日享受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河北省高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体会

 

华北油田第一中学 朱建军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在河北师大进行的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本期培训班11月13号报到11月24号结束为期12天。期间,我先后聆听了张生春老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高考与教学》、张帆老师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与反思》、张丽楠老师的《新高考与生涯规划》、程海奎老师的《高中数学教材分析——统计概率专题研究》、刘毅玮老师的《教师职业倦怠调整策略》等课程。这些专家老师的培训课程,有理论基础、有实践案例,有知识升华有数据支撑,深入浅出,语言风趣幽默可以说,对新高考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非常实用,启发性和指导性很强。通过组内学习和集体研讨,在师大教授和所有培训班同学们的共同帮助下,结合自己的思路,我有了以下几点感悟,现总结如下:

一、课程改革的最高境界是教师观念的提升。

教师作为课改的执行者,决定着这场教育变革的成败。因此广大教师非常必要参与各级培训,优化校本教研,自觉发展专业素养和教学艺术,力求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规范优化教学行为另一方面大家要科学认识和处理推进课程改革以及实际教学时的矛盾,处理新旧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矛盾。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新课改让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可以实现自身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

一直影响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幸福感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的课堂自主权”回归问题。实施“选课走班”会让教师有更多的课堂教学自主权,当然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尤其对教师课程开发整合和研究能力要求更高。教师必须做到既专注于书本,又专注于实际,更要专注于学生的共同基础和基于个性的发展需求。就如我,既要研究数学学科领域,又要跨界了解其他学科领域;既能把学生领进数学学科,又能让学生走出数学学科;既要是教书先生,又能做人生导师。这和以往教师的职业常态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人生发展从没有如此的密切相关。这才是真正从学科教学走向了学科教育、学科育人。

二、选课走班是依据中国教育现状、适合学生发展的必然选择。

走班制这种模式为:日常管理仍在一个固定的班级,称为行政班,但由学生自由选择上课内容和学习的教室,学生走班后上课的教室为教学班。不同班级的学生,根据自己所选科目的不同到不同的教室上课,需要时自习也会在教学班上。以兴趣为主导的走班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上课内容,不固定教师与教室。主要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阔学生的思维。

分层教学思想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包括后进生在内所有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分层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中学的课堂教学基本是按学科教学大纲、教材的统一要求进行的。

“走班”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选择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可有的放矢地选择、安排自己的课程结构,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并逐渐找到将来发展的方向。走班制教学的实行,给每一位同学提供了结识更多老师的机会,在领略不同教师教学风格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成长奠定了基础,毕竟走班制给同学们带来了强大的学习资源。

不管是传统教育还是“走班制”教育,最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尊重学生发展,是适合学生的教育。我们要培养人才,但一个人的素质、环境等诸多方面均有所不同,每个人都有差异,我们必须要按照他的素质、天赋、爱好和特长来加以实施教育,他的潜在能力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这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公平的教育。早在二千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先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基础,来进行教育。这是我们的传统,也是现在时代的要求。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的不断创新才会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才能适应教育多样化的世界性发展趋势。

三、开发校本课程是变革课程体系的核心。

只有课程改,学校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校层面的课程变革,往往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上教与学层面的探索,而忽视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的探索,学校更是缺失对三级课程的深入整合,没有形成一套校本化的课程体系,做到整合各级课程校本化,让其符合国家层面的要求、符合校情、学情,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满足未来发展需要,才是课程变革的“牛鼻子”。同一门课程,给不同基础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学习方式,既可以按照学生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又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去学习,使每名学生的学习达到最优化。

结合实际,我认为,为了新高考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工作要做:

一、学校应该尽快成立新高考改革领导小组,在进一步加强深入学习的同时,根据省、市教研室的指导意见,制定学校新高考新课改拟行方案。并请专家进行指导修改,交全体老师讨论、学习。以便达到强化新高考新课改理念,明确方向,统一思想,做到心中有数。

二、要有计划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这些人员的培训要优先,要多创造交流、学习的机会。走出去,也可以请进来听专家报告,也可以自己组织研讨会请省市、区教研室的专家,结合本校实际,去讨论操作层面上的一些东西。另外,班主任培训也非常重要,因为走班后对学生的管理是重中之重。班主任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有更新观念,对学生有一定的指导能力,尤其是有一定的生涯规划教育水平。

总而言之,通过本次培训,使我认识到,平时的数学教学应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为需求,使每个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运算求解、推理论证、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同时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到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新课程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创新为中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探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勇于创新

 

 

“国培计划(2020)”--中小学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提升培训心得

 

华北油田十五处学校 熊书文

1119-21日,我有幸参加了沧州“国培计划(2020)”--中小学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提升项目培训,收获颇丰。现将诸多感受总结如下:

一、各级部门对培训项目的重视令人感怀

继教网此次培训目标是:在试点校,组建校长、教务主管、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等构成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通过集中研修和线上跟踪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校管理团队的信息素养提升工程2.0整体推进的核心能力,为打磨形成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和混合式校本研修计划,领导全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沧州市教育局高师科科长亢桂良在开班讲话中,以自己作为河北省代表亲身参加教育部培训的事例宣讲了推进“信息化能力提升2.0”项目的积极意义,以严肃的态度提出对于培训纪律的严格要求,逻辑清晰、业务精湛、言辞恳切,代表了市局对培训工作的高度重视。

二、专家团队的敬业精神令人感动

培训首日,邢台市桥西区教师进修学校的乔培曼老师分享了《“整校推进”方案研磨》《校本实施具体方式方法讲解》两项内容。第二天,衡水的冯伟老师《2.0微能力点解读》为题目,就更具体的微能力点选择和能力提升方式方法做分享科技师范学院的白继海教授分享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的知识。三位专家的理论解读为懵懂的学员们整理了思绪,辅以具体案例为大家做以示范,2.0项目的轮廓日渐清晰。

第三天,东光县实验二小杨校长、东光二中的叶桂霞老师、任丘实验小学的袁校长带领4位青年数学教师作为试点学校进行了经验分享,提供了鲜活生动的教育教学案例,为学校整体推进信息化2.0项目实施、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具体操作指引了方向。

不管是专家教授的理论讲解,还是实验学校的具体实操无不体现出大家对理论知识的深入探索和信息化课程推广中的全力以赴,其中的敬业精神令人感动。

三、培训带来信息化环境下学习理念的提升,触发教学活动的思考

1、信息技术今后将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信息技术提升2.0工程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等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掌握信息技术,提升应用能力,是当今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更高、更新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提高,才能适应当今教育发展的需要。

2、传统职业大量消失,墨守成规的教师也终将被淘汰

近30年很多传统行业已经消失:电话接线员、铅字排版工、电报收发员、BP机话务员、交通车售检票员、底片冲洗工等,许多岗位逐步减员:如门岗、数据统计员、印钞工人等而信息化带动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软硬件、办公设备自动化等行业就业岗位大幅增加。信息互联时代为大众提供了更多从业机会,而从另一方面来讲,意味着被动转岗、被动接受、被动学习,不具备信息应用能力的人将无所适从,无法转变观念、适应变革。

教师行业虽然属于不易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行业,但伴随着信息智能时代的到来,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的教师终将作为落伍者被时代淘汰。

3、信息化时代,培训学习的主旨是理念的提升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各种功能强大的软件层出不穷,善于获取信息、勇于应用实践、选择更适合自己和学生的信息技术辅助教与学,将为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实现教学质量的大步跨越。

仅仅通过短时间、高密度的培训,希求在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方面有很好的提升是不现实的,培训更多的是提升理念、提供渠道、示范引领,内化为自身能力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自主梳理、总结、选择、试用、强化。

教师职业更要求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须永远对新事物保持好奇心、求知欲、行动力,在信息化浪潮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4、信息爆炸的时代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大挑战

任何时代的人们都会有自己的文化生活方式,90后群体从呱呱坠地开始,视听世界充满海量信息,他们是信息时代的原住民,在信息处理方面,天生就比我们的版本先进。

我们作为教师须日日进步,借助信息技术优化学生学方式、指导学生有效利用信息、充分体验学习过程与乐趣、合作探究达成目标、明辨是非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身心健康成长将成为我们着力研究的课题。

目前在教学上的理想化状态和实际情况有出入,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教育教学方向、方式、方法、进度与我们教学活动相伴相随。

 

 

信息技术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华北油田十二处学校 崔承志

11月17日-27日,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2020乡村中小学紧缺领域信息学科教师培训,此次培训经历今后的教育教学理念产生极大影响,提升了我的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也让我意识到教学工作的艰巨。对于此次培训我感受颇多,总结如下:

1、通过集中的理论学习,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此次培训让我了解了先进的教育理论现代教育观、学生观和学习观,明白了在教学活动中遵循教育规律、调整自身的角色定位和教学方式,把素质教育贯彻到学科教学过程中,体会到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只有改变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才能适应新时代教学改革需要培训期间,我学习了微课、电子白板与翻转课堂、短视频制作,AI技术等相关知识,这些新技术深刻影响着基础教育。通过学习,懂得了教学素材收集与加工的方法,学会了多媒体教学环境及课件制作,尝试和制作了微课,并意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应用中,技术只是形式,内容才是核心,信息技术应用教学的路在于与学科结合,内容结合。教师作为信息化教学技术的使用者,应该既要懂必要的信息技术,又要有专业的学科知识让教学过程更明朗化,为教学增添了光彩

2、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这次训的老师,他们的教学经验,专业知识水平,敬业精神都令人钦佩。经过他们耐心细致的讲解,让我认识到学无止,自己的专业知识、学科理论等水平还有待于不断地提高,我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复习、巩固、运用。真正把教学和教育信息技术整合,融会贯通。

3、教育教学理论掌握得更为系统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远程教育教学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统,使我感到比原来站得高了,看得远了,有一种“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感觉。短暂的学习,培训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我是得益最多的他们使我对一些教育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教学理论的认识更加明晰对开展教研活动的方式更加明确对投身教育改革的激情更加充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一定培训中获得的这些感悟用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并不断完善它把教育技术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合理地融入课堂教学和学科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科教学质量,让自己的教学取得实效。

 

 

2020年河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省级培训学习心得

 

华北油田钻二中学 张敏

  身为一名普通中学教师,凭着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热爱,我参加了“2020年河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培训”。此次组织培训单位邀请到了全国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几位知名专家为参训教师们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中小学生的新特点和常见心理问题》《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概论》《多元智能理论》《绘画心理技术概论》《情绪管理》《生命教育》《异常心理现象的识别和诊断》《常见心理测验技能》《心理教师的自我成长》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等内容进行了专业讲解和培训。除理论学习外,培训中有三天以实践活动形式对《团体辅导实务技能》《中小学心理健康课指导》《心理咨询技术演示与练习》《咨询技术——潜意识直觉卡:OH卡牌体验》《咨询技术——绘画实训》等内容进行了学习和体验,并在最后一天上午去了蔡各庄小学心理健康课堂进行了实地观摩。这次培训使我无论从理论知识,还是实际操作技能上,都有了崭新的认识和提高,令我受益匪浅。

  在培训中,我细心聆听了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他们用一个个鲜明的事例讲述了心理健康这门学科的魅力以及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这门学科的重要意义。下面将我通过学习体会最深刻的部分进行总结如下:

  马慧老师的《情绪调节》讲座让我印象深刻,她的讲座让我了解了什么是情绪。情绪通常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然而,情绪本身并无绝对的好坏之分。常见的“负性”情绪,其意义往往是“正性”的,例如:“悲哀、痛苦”的意义是起保护作用,指示信号,指引改变的。“愤怒”的意义是巨大力量促使你改变外界或自己。这些情绪虽然都是“负性”的,但它的意义是“正性”的,是为了让我们生活地更好。当然,“正性”情绪也可能造成“负性”结果,我们都知道《范进中举》的故事,范进中了举人是高兴的,是“正性”情绪,然而却导致了范进疯癫,这就是“负性”的结果。我们应该怎样来规避类似的问题呢?所以,培养良好的情商,就非常重要了。大量的数据与真实案例证明情商决定人的命运,智商低不一定会成功,情商低则一定不会成功。

  高情商是需要从小培养的。我教的是初中年龄段的学生,通过此次学习,我知道了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常见的情绪问题与管理策略,这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身心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对于我的工作帮助极大。

  此次除了听讲座,我还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学习中,亲身体会一个个小活动,并为教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积累经验。例如,制作“个性名片”活动,通过给自己写标签,能够更加全面、立体地认识自我,通过自我觉察,发现对自己正性和负性的认识,促进自我的成长;三分钟之内写出20个“我是谁”的小活动,也是能够帮助自我觉察,提高自我认识的好办法。这些活动尤其是针对于那些“自我评价较低”、“心里自卑”的同学,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这次学习对我的帮助非常大,使我在个人成长和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有了很大提升。

您现在的位置:

文章导读